他长期致力于骨科疾病的诊疗与研究,精通复杂骨科疾病诊疗,特别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和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有较高造诣。
他先后师从北大人民医院骨关节知名专家吕厚山教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宫正骨手法传人、全国名老中医孙树椿教授学习。
他就是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北京丰台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宋雄英。
开拓基层诊疗新篇
他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积极开展师带徒工作,培养出大批优秀骨科人才,为医疗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04年宋雄英作为学科带头人,被引进到丰台区长辛店医院,他带领5名刚毕业的年轻医生,创建了长辛店医院骨科。
在日常看诊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病人来自一个叫王佐的乡镇。王佐镇距离医院有10公里远,在那个家用汽车尚未普及的年代,当地居民出行主要依靠为数不多的公交线路。这对于本身就腿脚不便的患者来说,看一趟病非常困难,许多患者症状较轻时在家中忍着,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只能选择手术治疗。
宋雄英萌生了去当地给患者诊治的想法。雷厉风行的他说干就干,从2005年开始,每周三下午他都会前往王佐镇社区卫生中心出诊。
他的这一决定,引来了很多朋友对科室发展的担忧,都劝他,“你的科室刚刚建立,患者还不多,你再把患者留在了当地,你的科室怎么办”。面对这些质疑,宋雄英没有动摇,他坚定地踏上技术下基层之路,这一坚持就是四年。
在王佐镇社区卫生中心,他每年诊治上千例患者,对每一位患者都耐心询问病情、仔细检查身体,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他深知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才,所以毫无保留地向卫生院的年轻医生传授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宋雄英的悉心教导下,许多年轻医生迅速成长,诊疗水平显著提升,对于骨科常见病的初期诊治能力达到了专业规范水平,逐渐成为当地医疗队伍的骨干力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长辛店医院骨科的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不降反增,很快发展成为丰台区老年骨科中心。
直至2009年甲流疫情暴发,身为一线指挥的宋雄英,不得不暂时结束了对王佐镇社区卫生中心的义务带教工作。即便如此,多年过去了,那些曾受教于他的医生依旧对他感恩不已,还有不少王佐镇的居民也追随着他到丰台医院看病。
延续义诊带教之路
宋雄英发现丰台区宛平地区骨关节疾病患者同样存在就医困难问题。特别是杜家坎交通拥堵,仅仅隔了一条河的路程,患者却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到达长辛店医院。
为了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医疗服务,2010年,宋雄英带领团队开启了每周二下午在卢沟桥社区卫生中心的技术支援行动。在此期间,他不仅为患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更着重对社区医生进行带教。他从诊断思路到治疗方法,耐心指导每一位医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就这样,宋雄英和团队坚持了三年。
2013年,由于长辛店医院转型争创中西医结合三甲医院,作为医院主要负责人之一活动不得不中断。然而,他留下的医疗技术和培养的人才,继续为当地患者服务。2017年,已调任丰台医院的宋雄英,行政工作十分繁忙。但卢沟桥社区卫生中心的王武宝主任多次上门寻求技术帮助,他最终为了患者决定每周日上午前往卢沟桥社区卫生中心继续义务带教,指导王武宝等医生开展骨关节疾病诊疗。
创新医法温暖社区
长辛店医院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因管理需求,宋雄英开启了中医学习之路。
2015年拜师全国名老中医、清宫正骨流派传人孙树椿教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深得孙教授“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随手出”的手法精髓,掌握了“轻巧柔和” 的独特技巧。
实践中,宋雄英发现早期手法治疗结合中药调理,能让许多患者延缓甚至避免手术。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2019年,他带领团队创建北京市创新工作室,专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的研究与实践。
2024年,青塔社区的贾问樱主任了解到当地骨关节患者众多但专业医生匮乏,多次向宋雄英求助。尽管日常工作已被行政事务与临床诊疗塞得满满当当,他还是答应指导青塔社区中心开设颈肩腰腿痛门诊,每周日上午准时带教。他运用手法治疗,为众多颈肩腰腿痛患者解除了病痛,赢得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同时,他也在门诊工作中对年轻医生进行言传身教。他常说“心到、眼到,不如手到”,只有多接触病人,才能找到手下的感觉,才能把理论运用到临床诊治中;他强调,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加强跟病人的交流能更好地提高手法,这些都是书本上所没有的。
曾有一位被“五十肩”(肩周炎)困扰多年的刘彤阿姨,肩部疼痛难忍,活动严重受限,连简单的穿衣、抬手、梳头都成了奢望。四处求医无果,多数医生建议做肩部手术治疗,可她恐惧手术,一直犹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刘阿姨来到宋雄英的诊室。
宋雄英仔细检查后,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深入理解,发现其肩周炎与颈椎病有关联,便采用独特治疗方案,运用清宫正骨手法精准复位颈椎,调整颈椎关节位置,缓解神经压迫。
经常有人疑惑地问他,“这么多年,你总是义务到社区带教,甚至还要搭上自己的车钱、油钱,你图啥?”
他说,我的几位老师都是这样教导我:“一名真正的医生,不忍心患者多受痛苦”。(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赖志凯)
盛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